最近有消息称,拼多多平台上的“羊毛”被薅了几千万元,引发了广泛关注。对于这笔款项,是否应该退还引发了争议。一些律师表示,涉及不当得利的情况下,应当归还。对于这一事件,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深入探讨。
每经记者:易望奇 易启江 每经编辑:廖 丹视觉中国图
和许多“羊毛党”一样,网友小A早晨利用拼多多bug,薅走拼多多“羊毛”,利用领取的100元无门槛优惠券购买了商品。但看到拼多多报警的消息后,忐忑不安之际,却已被拼多多单方面关闭订单(实物订单),退回了已支付金额。拼多多还公告称,平台消费者原本正常领取的优惠券不受影响。
而你使用优惠券充值了话费和购买了Q币的订单,拼多多将怎么处理?是否会联手腾讯冻结你的Q币余额?毕竟腾讯控股是拼多多第二大股东。
事件还原:“羊毛党”利用bug充话费
1月20日凌晨,拼多多被曝出现巨大漏洞,用户可领100元无门槛券,有大批用户凌晨上线“薅羊毛”,利用无门槛券充值话费、买Q币,充100元话费只需要0.44元。
网络截图显示,有人充的话费已够用十几年,还有人晒图表示已买了90多万元Q币。网络疯传:上述时间,拼多多被“羊毛党”利用bug薅走200亿元。
市值260多亿美元的拼多多被薅走200亿元人民币是什么概念?拼多多2018年1~3季度累计营业收入才75亿元人民币,2017年全年才17亿元人民币。200亿元比2017年营业收入的10倍还要多。有网友因此担心,没有被“假货漩涡”洗白的拼多多,会不会因这次bug而一夜倒闭。
但从日前拼拼多公告来看,其表示被盗取了数千万元平台优惠券。
拼多多同时公告称,平台消费者原本正常领取的优惠券不受影响:
1月20日晨,有黑灰产团伙通过一个过期的优惠券漏洞盗取数千万元平台优惠券,进行不正当牟利。针对此行为,平台已第一时间修复漏洞,同时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涉事黑灰产团伙予以打击。目前平台正对涉事订单进行溯源追踪,并将根据警方调查结果对相关订单作出最终处理。
平台消费者原本正常领取的优惠券不受影响,感谢您的理解。是200亿元还是数千万,大众暂时无法得知。据《》记者观察,有个店铺显示,已经成交了43万单,价值4300万元。是真的出现漏洞被“薅羊毛”,还是进行公关营销,周一看股价就能见分晓。
“羊毛党”反击:请拼多多履行合同义务
但是,许多参与“薅羊毛”的网友并不认可拼多多“打击网络黑灰产团伙”的观点,纷纷在拼多多官微留言质疑拼多多搞虚假营销。
对拼多多单方面关闭订单拒绝发货的行为,更有网友表示要索赔——
本人于2019年1月20日上午,通过朋友推荐,网络领取拼多多优惠券100元,使用限制是满100即可使用,购买了各类商品,后拼多多客服联系本人,告知本人此订单的优惠券无效,不能使用,不能发货。本人提出如下意见及索赔:
1、此优惠券是本人在网上正常领取的,并不是通过网络漏洞修改数据非法获取的;
2、拼多多自身技术问题,应该及时补救并且追究当事技术部门和非法黑客的责任,而不是把损失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3、优惠券本身能使用,消费者合法地使用了,该网络购买合同已生效。
4、拼多多在未经过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更改优惠券使用规则并拒绝发货,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
本人要求拼多多平台应按合同履行自己的义务,如不能履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进行赔偿。
“羊毛党”对与错律师及警方各持己见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律师:普通用户应返还不当得利,拼多多可向职业”羊毛党“索赔
1.对拼多多本身而言,其APP后端出现bug,以致产生巨额亏损,拼多多有权向利用系统漏洞诈骗优惠券的职业“羊毛党”索赔;
2.普通用户在看到优惠消息之后,进行了相应的虚拟交易等,普通用户不具有识别该类职业诈骗的能力,其对平台亏损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若普通用户知道“薅羊毛”时是利用过期的优惠券来进行现期产品的购买,则有义务返还不当得利;
3.若有职业“羊毛党”利用拼多多平台系统漏洞进行虚假的优惠信息宣传,致使平台受损,一方面涉嫌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另一方面利用过期的优惠券来购买现期产品涉嫌盗窃罪等。
四川民科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孟松:有效合同应受法律保护
一、针对此次事件,首先要看“羊毛党”与拼多多平台之间合同是否成立。
《合同法》的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用户选择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成立。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约定消费者支付价款后合同不成立,格式条款等含有该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在本次事件中,用户根据拼多多的优惠活动,选择下单并成功提交订单,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已经成立。
二、其次,合同是否有效。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就是说,若不存在这些情形,那么合同便是有效的,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三、关于格式条款是否有效。《拼多多服务协议》的用户守则“禁止行为第五条”:使用拼多多平台外挂或利用拼多多平台当中的bug来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该条款属于格式条款,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自身的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排除对方的主要权利的,则该条款无效;除此之外,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还必须充分履行提示和说明义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因此,拼多多所提供的格式条款是否有效,需要结合其是否尽到了提示说明的义务、是否免除自身责任、加重了对方责任等情况具体判断。
四、是否涉及犯罪。
本次事件,应区别对待消费和盈利。一些用户通过拼多多bug为自己账户充值,对此涉及犯罪的可能性很小;但若想通过次bug来盈利,那么便有可能涉及到犯罪了。
警方:拼多多被“薅羊毛”或是涉嫌欺诈罪的刑事问题
针对此次事件,有报道称,上海公安部门表示,如果真的是有黑产“羊毛党”恶意搞拼多多,那么本次事件是可以被当成欺诈罪处理的刑事问题。
东航、腾讯视频遇同类bug事后认可有效
2018年11月17日凌晨,东航系统被爆出现bug,很多航线的机票折扣极大,部分机票价格仅为50元,多条国内航线头等舱商务舱往返机票,最低只需90元!
一时间,东航bug成了微博热搜。面对这一突发性事件,东方航空是如何应对的呢?人民日报微博发表了题为“东航这波被网友称为教科书式的公关究竟怎么回事”的微博:
与拼多多的反应不同,东航在事后发布通报称,在系统维护时售出的所有机票(支付成功并已出票)全部有效,旅客可正常使用:
无独有偶,2017年12月31日,腾讯视频会员充值出现异常,原本18元的九折充值活动,仅扣费0.2元。财大气粗的腾讯不仅对已充值的用户全部兑现,而且退回了用户被扣的0.2元。
经统计,在2017年12月31日服务器系统异常期间,因0.2元漏洞所产生的订单共计287万笔,涉及39万名用户。腾讯视频将按照上述用户的实际充值时长来完成每一笔订单。如果按每笔订单平均充值一年会员来算,损失超过5个亿。
品牌形象与钱腾讯与拼多多将作何选择?
有网民认为东航、腾讯视频所谓的bug其实是搞的公关营销活动。根据腾讯公布的数据来,如果说是营销活动,从其投入的成本(按损失5亿元会员充值费计算)及获得的品牌效应来看,倒还说得过去。
但拼多多这次是营销吗?拼多多具体被薅走了多少羊毛,公众暂时不得而知,但周一股价可见分晓:如果股价大跌,市值267亿美元,哪怕跌10%,市值将蒸发26亿多美元,这样的营销就太昂贵了。
网上流传的拼多多公关部门与用户的对话显示,拼多多将联手腾讯收回利用优惠券购买了Q币的QQ号。但拼多多在官微进行了辟谣。
如果拼多多赖账,联手腾讯追回已售出的Q币金额,可能品牌损失更大,因为除了职业“羊毛党”,还有许多普通用户也参与了活动。腾讯为了品牌形象,连自己的视频损失5亿充值费用都认了,这一次,腾讯将作何选择?毕竟腾讯是拼多多第二大股东,腾讯控股持有拼多多7.86亿股,占比17.8%。在品牌与钱之间,腾讯又将作何选择?